跨语际文化与翻译研究所

发布者:人文社科处发布时间:2016-12-21浏览次数:1793

一、平台简介

跨语际文化与翻译研究所成立于20155月,是依托外国语学院学术资源成立的校级科研平台。现有骨干研究人员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学。研究所围绕学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总体目标,积极探索高起点、特色化发展道路,致力于服务外语专业教学与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社会经济。

二、研究方向

外国文学方向:本方向研究团队主要由2位教授和1位副教授组成。该方向从跨文化、跨学科视角研究全球化时代下欧美文学的最新发展,重点研究西方后9·11文学、欧美诺贝尔文学奖获作家及作品。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多元角度,探索后9·11时代的西方文学,尤其是英美文学发展的最新流变。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向:本方向研究团队由2位教授领军。该方向多年来就中国语境下外语的学习与教学问题开展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特别在话语理论、多模态话语理论及其应用、比较语言学等研究方面具有独创性。

翻译学方向:本方向研究团队主要由3位副教授组成,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翻译理论研究近年来在零翻译研究领域,填补了翻译理论与译学词典零翻译条目的空白,为不可译问题教学提供解决方案。应用翻译研究与实践并举,一方面积极开展公示语翻译、企业翻译等研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外语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

三、专家简介

罗国青,男,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英对比,翻译教学,对比文体学及文体类比语料库。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外语类核心期刊3篇,出版专著1部(《零翻译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主持并结题厅级项目1个,在研主持教育厅社科项目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个。专著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首次提出了“由译文向原文逆向式理解是零翻译的本质”和“零翻译观”的观点。目前致力于翻译与话语研究、文体类比语料库研究。

张德福,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和英汉对比。发表有关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论文“起笔质直求真,文成瑕瑜互见”获复旦校际博士生学术论坛(外文篇)二等奖(2012)、 “严复和马建忠的翻译思想比论”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13)等;合译出版著作1部。主持完成校级科研项目2个,指导学生完成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个,主持在研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个,参与、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多项。目前致力于典籍翻译研究。

王维倩,女,教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在后9.11文学研究领域尤有较深耕耘。近年来,主持完成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7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6篇、在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出版专著《从“垮掉的一代”到嬉皮士的全球化》,并获常州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主持翻译、出版译著2部;研究成果《文化母体——中美西部诗歌的文化诗学比较研究》获2010-2012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精品工程外语类优秀成果三等奖。

代树兰,女,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博士后),兼任上海理工大学(翻译硕士)、上海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修辞学会、中国语用学研究会、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现代语言学理论(话语语言学,语用学,语言教学)。长期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的教育与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多模态话语研究---电视访谈的多模态话语特征”、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突发事件中美官方话语对比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重点课题“语言教学的多模态化与中学英语多模态读写能力的调查研究”等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外语类核心、CSSCI来源期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电视访谈话语研究》、《多模态话语研究——电视访谈的多模态话语特征》著作2部。

四、研究成果

3年来,本所成员获批省部级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获批市厅级项目17项,其中,江苏省社科项目3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重点课题1项,省教育厅高校哲社项目5项,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江苏省社科精品课题外语类专项4项,常州市社科项目3项;出版专著3部,译著1部,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16篇;获各类成果奖7项,其中省级成果奖2项,市厅级成果奖5项。